拿著同一張圖面,找三家廠商報價,收到的答案可能是 8 萬、15 萬和 24 萬。價差三倍,到底差在哪裡?更讓人困惑的是,選了最便宜的那家,半年後卻發現成本反而更高。今天,我們用一個真實案例,拆解模具報價背後的成本密碼。
真實案例:6 萬價差背後的三年帳
客戶原本找的廠商報價 9 萬,模仁使用 P-20 鋼材,成品單價 $2.75。我們的報價是 15 萬,模仁使用 SKD61,成品單價 $2.5。初期看起來,對方便宜了 6 萬,但三年後的結果卻完全翻轉。
項目 | 舊廠商 | 我們 | 實際差異 |
---|---|---|---|
模具費用 | 9萬 | 15萬 | 初期多6萬 |
成品單價 | $2.75 | $2.5 | 每件省$0.25 |
修毛邊 | 需要(生產時間×2) | 不需要 | 省一倍人力 |
成品外觀 | 每件都有修剪痕跡 | 完美脫模 | 品質差異 |
急單處理 | 全員出動修毛邊 | 正常交貨 | 時間成本 |
三年後狀態 | 毛邊問題持續惡化 | 品質如初 | 穩定性 |
更重要的是,我們的報價已包含試模費用,且在正常情況下提供模具保修。只要客戶依照我們的建議開模、非人為設計變更,模具在合理使用壽命內都由我們負責維護。這些隱藏價值,在報價單上看不到,但卻是長期合作的保障。
模仁材質:決定模具壽命的關鍵選擇

為什麼同樣做一套模具,價格可以差這麼多?第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模仁材質。想深入了解模具設計的核心要素,可參考模具設計三大核心要素。
P-20 是塑膠模具中最常用的預硬鋼,成本相對較低,加工容易。標準硬度約在 HRC 28-32,對於小批量或短期專案來說是經濟的選擇。
但在量產環境下,P-20 的耐磨性不足問題就會逐漸浮現。如同案例中,生產沒多久就開始出現毛邊,這是因為模具型腔在反覆射出過程中逐漸磨損,尺寸精度下降導致。
SKD61 是業界公認的優質熱作模具鋼,經過適當熱處理後硬度可達 HRC 48-52,具有優異的耐磨性、高溫強度和尺寸穩定性。這是我們的標準配置。
為什麼堅持用 SKD61?因為模具是我們的生產工具,不是賣完就算的商品。做不好,我們自己要承擔三年的後果。這種利益綁定,讓我們比任何人都在意模具的長期品質。
設計合理性:看不見的成本差異
報價單上看不到的,往往是最影響成本的部分。模具設計的合理性,直接決定了量產時的品質和效率。
不合理設計的連鎖效應
特別要提的是進料點設計。一般模具廠為了省工,經常把進料點直接開在產品表面,這樣前模設計簡單、加工快速。但代價是什麼?每一件成品都會留下澆口修剪的痕跡,影響外觀品質。
我們的做法是將進料點設計在不影響外觀的位置,雖然前模設計和加工較為費工,但成品可以達到完美外觀。這些設計細節,在報價階段完全看不出來,但卻決定了三年的生產品質。
精度等級:剛好滿足需求才是最佳選擇
精度要求是影響模具成本的另一個關鍵因素。但並不是越精密越好,而是要符合產品實際需求。
±0.10mm 以上(一般級)
適用於一般外觀件或非組裝配合的零件,這是基礎精度等級,成本最經濟
±0.03mm(精密級)
適用於需要組裝配合的功能件,這是大多數產品的需求等級。相較一般級,成本增加約 20-30%,加工時間增加約 40%
±0.01mm(超精密級)
適用於醫療器材、光學產品等高精密應用。需要恆溫車間和精密量測設備,成本增加 50-80%
過高的精度要求會造成成本浪費,但過低的精度又會影響產品品質。關鍵是根據產品的實際應用場景,選擇剛好滿足需求的精度等級。這需要豐富的經驗判斷,也是專業射出廠的價值所在。
穴數選擇:規模化生產的經濟考量
多穴模具充填過程模擬動畫
對於年產 10-20 萬件的訂單規模,穴數的選擇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單件成本。
單穴模具製作成本最低,但生產效率也最低。雙穴或四穴模具雖然初期投資較高(約為單穴的 1.6-2.5 倍),但可以大幅降低單件成本。
穴數與成本對比分析(以年產 15 萬件為例)
項目 | 單穴模具 | 雙穴模具 | 四穴模具 |
---|---|---|---|
模具成本 | 10 萬 | 16 萬 (+60%) | 25 萬 (+150%) |
單次射出產量 | 1 件/模 | 2 件/模 | 4 件/模 |
成型週期 | 30 秒/件 | 35 秒/2件 (17.5秒/件) | 45 秒/4件 (11.25秒/件) |
年產 15 萬件所需模次 | 150,000 模 | 75,000 模 | 37,500 模 |
總生產時間 | 1,250 小時 | 729 小時 (-42%) | 469 小時 (-62%) |
機台成本 (@$120/hr) | 15 萬 | 8.75 萬 | 5.63 萬 |
首年總成本 | 25 萬 | 24.75 萬 (-1%) | 30.63 萬 (+22%) |
三年總成本 | 55 萬 | 42.25 萬 (-23%) | 41.89 萬 (-24%) |
建議使用場景 | 年產 < 5萬件 | 年產 10-30萬件 ⭐ 最佳選擇 | 年產 > 30萬件 |
然而,多穴設計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訂單量支撐。如果年產量只有幾千件,多穴模具的高額投資就難以回收。專業的射出廠會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,建議最合適的穴數配置。
合作模式:委託開發 vs 買斷的本質差異
選擇合作夥伴,不只是比價格,更要了解合作模式的差異。
傳統模具廠模式
賣斷模具,交貨即完成。後續維修另外收費,試模費、修模費分開計價。對模具廠來說,交易在交貨那刻就結束了
我們的委託開發模式
受託開發生產工具,試模費用已含在報價中。正常情況下提供模具保修,因為我們要用這套模具服務客戶三年以上。了解更多關於從打樣到量產的完整時程規劃
為什麼這樣做
因為模具是我們的生產工具,做不好我們要承擔後果。這種利益綁定確保我們會用最好的材料、最合理的設計、提供長期技術支持
模具使用與產權說明
這不是限制,而是品質保證。正因為我們要用這套模具長期生產,所以會盡全力維護保養。當問題發生時,我們的損失比客戶更大,這才是真正的責任共擔。
結論
模具報價的價差,表面上是數字差異,實質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思維。
選擇射出廠的五個關鍵問題
- 模仁用什麼材質?為什麼選這個材質?
- 報價是否包含試模費用?
- 有沒有模具保修承諾?保修條件是什麼?
- 合作模式是什麼?賣斷還是委託開發?
- 有沒有類似產品的量產經驗?能不能提供案例?
6 萬的價差背後,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合作思維。一種是做好模具、交貨、收錢、結案,後續問題另外算。另一種是做好模具、試模、調整、量產、三年後模具狀況依然良好,因為我們要用這套模具為你服務三年、五年,甚至更久。
當模具廠在計算如何降低成本賣出模具時,我們思考的是——如何讓這套模具在三年後依然能穩定生產?如何讓客戶在急單時不用全員出動修毛邊?如何讓每一件成品都沒有修剪痕跡?
模具報價看的不只是數字,而是合作夥伴願意為品質承擔多少責任。選擇將模具委託給我們開發,你買的不只是一套工具,而是一個長期為你的產品品質負責的夥伴。
在量產的前提下,6 萬的模具價差分攤到 45 萬件產品上,每件只差 $0.13。但選錯了,你損失的是修毛邊的時間成本、急單時的混亂、成品上的瑕疵痕跡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客戶對品質的信任。